蛋白質含量測定 項目介紹
在各種食品中,蛋白質的含量各不相同。測定食品中蛋白含量,對評價食品的營養(yǎng)價值,合理開發(fā)利用食品資源、提高產品質量、優(yōu)化食品配方、知道經濟核算及生產過程控制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
中科檢測具備蛋白質含量測定資質能力,可以出具CMA、CNAS檢測報告。
蛋白質含量 測定方法
凱氏定氮法:
食品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被分解,產生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。堿化蒸餾使氨游離,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,根據酸的消耗量計算氮含量,再乘以換算系數,即為蛋白質的含量。
分光光度法:
食品中的蛋白質在催化加熱條件下被分解,分解產生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,在pH4.8的乙酸鈉-乙酸緩沖溶液中與乙酰丙酮和甲醛反應生成黃色的3,5-二乙酰-2,6-二甲基-1,4-二氫化吡啶化合物。在波長400nm下測定吸光度值,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,結果乘以換算系數,即為蛋白質含量。
燃燒法:
試樣在900℃~1200℃高溫下燃燒,燃燒過程中產生混合氣體,其中的碳、硫等干擾氣體和鹽類被吸收管吸收,氮氧化物被全部還原成氮氣,形成的氮氣氣流通過熱導檢測器(TCD)進行檢測。
蛋白質含量 測定標準
GB 5009.5-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
NY/T 1678-2008 乳與乳制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雙縮脲比色法
NY/T 3298-2018 植物油料中粗蛋白質的測定 近紅外光譜法
GB/T 18868-2002 飼料中水分、粗蛋白質、粗纖維、粗脂肪、賴氨酸、蛋氨酸快速測定近紅外光譜法
GB/T 24870-2010 糧油檢驗 大豆粗蛋白質、粗脂肪含量的測定 近紅外法
GB/T 24871-2010 糧油檢驗 小麥粉粗蛋白質含量測定 近紅外法
GB/T 24897-2010 糧油檢驗 稻谷粗蛋白質含量測定 近紅外法
GB/T 24899-2010 糧油檢驗 小麥粗蛋白質含量測定 近紅外法
GB/T 24901-2010 糧油檢驗 玉米粗蛋白質含量測定 近紅外法
蛋白質含量測定 報告用途
產品質控:國內外市場銷售,資質認證等等;
電商品控:產品進入超市或賣場,網站商城等;
貿易活動:政府部門、事業(yè)單位招投標、申請補助等;
工廠評估:工商抽檢或市場監(jiān)督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