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驗室用水檢測方法有哪些

112次 2025.05.21

  實驗室用水是實驗過程中的重要基礎,其質量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根據(jù)《分析實驗室用水規(guī)格和試驗方法》(GB/T6682-2008),實驗室用水分為三個級別,不同級別水的檢測項目和方法存在差異。常見的檢測項目涵蓋物理性質、化學性質、微生物等多個方面,不同項目指標檢測方法不同。實驗室用水檢測方法有哪些?


實驗室用水檢測


  實驗室用水檢測方法


 ?。ㄒ唬╇妼蕼y定


  電導率是衡量實驗室用水純度的重要指標,反映水中離子含量。一級水和二級水的電導率極低,通常使用在線電導儀,在制備水的過程中實時監(jiān)測,儀器精度需達到0.01μS/cm。


  對于三級水,可采用離線檢測,將水樣轉移至潔凈的容器中,使用便攜式或臺式電導率儀進行測量,測量前需用標準溶液進行校準,如氯化鉀標準溶液,確保測量準確性。


  (二)pH值測定


  實驗室用水的pH值一般在一定范圍內(nèi),通常采用玻璃電極法。將pH計的玻璃電極和參比電極浸入水樣中,待讀數(shù)穩(wěn)定后記錄pH值。


  (三)重金屬離子檢測


  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:適用于檢測水中銅、鉛、鋅、鎘等重金屬離子。將水樣進行適當?shù)那疤幚?,如消解等,使金屬離子轉化為可測定的狀態(tài),然后將處理后的水樣引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,通過測量特定波長下金屬離子對光的吸收程度,計算出重金屬離子的含量。


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:該方法靈敏度高、檢測限低,可同時測定多種重金屬離子。水樣經(jīng)過預處理后,進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,在高溫等離子體中,水樣中的元素被離子化,然后通過質譜儀對離子進行分離和檢測,從而得出各重金屬離子的含量。


  (四)陰離子檢測


  離子色譜法:用于檢測水中的氯離子、硫酸根離子、硝酸根離子等常見陰離子。水樣直接注入離子色譜儀,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對不同陰離子的親和力差異,實現(xiàn)陰離子的分離,然后通過電導檢測器或其他合適的檢測器檢測分離后的陰離子,根據(jù)保留時間和峰面積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

  比濁法(適用于硫酸根離子等):在一定條件下,使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,通過測量懸浮液的濁度來間接測定硫酸根離子的含量。通常使用濁度計進行測量,測量前需制備一系列硫酸根離子標準溶液,繪制標準曲線,根據(jù)水樣的濁度在標準曲線上查得硫酸根離子的濃度。


 ?。ㄎ澹┚淇倲?shù)測定


  采用平板計數(shù)法,取一定體積的水樣,通過無菌操作接種到營養(yǎng)瓊脂培養(yǎng)基平板上,在適宜的溫度(如37℃)下培養(yǎng)一定時間(通常為24-48小時),然后對培養(yǎng)基上生長的菌落進行計數(shù),以每毫升水樣中菌落形成單位(CFU/mL)表示水樣中的菌落總數(shù)。


 ?。┐竽c桿菌檢測


  多管發(fā)酵法:將水樣接種到乳糖膽鹽發(fā)酵管中,在37℃培養(yǎng)24小時,觀察是否產(chǎn)氣。若產(chǎn)氣,則將培養(yǎng)物轉種到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,繼續(xù)培養(yǎng)后,根據(jù)菌落特征初步判斷是否為大腸桿菌,再通過進一步的生化試驗(如革蘭氏染色、靛基質試驗、甲基紅試驗等)進行確證。


  濾膜法:將水樣通過0.45μm的濾膜過濾,使大腸桿菌截留在濾膜上,然后將濾膜放置在伊紅美藍瓊脂培養(yǎng)基上培養(yǎng),根據(jù)濾膜上典型菌落的數(shù)量計算水樣中大腸桿菌的含量。